三月三是什么節日
布依族三月三是什么節日
貴陽市地區過三月三,青年男女到山上對歌,按當地流傳的說法,天上的歌仙聽到誰的歌聲動聽,就送給誰一個金嗓子,害蟲聽到金嗓子唱歌,都不敢出來害稼。因此,當地又稱'三月三'為'歌仙節'。
因為布依族居住地區不同,傳統節日三月三的過法也各不相同。節日這天布依族山寨全寨人在一起聚餐,飯后由德高望重的寨老宣布'鄉規民約'。
以前,他們還把鄉規民約的內容刻在石碑上,讓大家遵守。晚上,家家戶戶還要吃五色糯米飯。安龍一帶布依族過'三月三',主要是'掃寨''祭山神'。傳說三月三是天王神的生日,節日這天,每戶只留一人在家叁加祭祀活動,其余人都要出去'躲山'。這時是不許外人進寨的。
相傳很早以前有個小伙子叫杉郎,和布依族姑娘樹妹相愛。魔狼把樹妹抓去了,杉郎千辛萬苦地把樹妹救回,兩人成了親,但魔狼變成千千萬萬個蝗蟲來吃稼。樹妹有了九天蓮花歌仙換給的金嗓子,并按歌仙指點,從這個田壩唱到那個田壩,連唱27天不歇氣,一直唱到德臥這個地方。所有的蝗蟲都隨歌聲飄到九天云外,給蓮花歌仙喂了金貓,保住了稼,但樹妹因勞累過度,在第二年三月初三病死了。杉郎也悲傷過度離開了人世。人們把他們安葬在一個土包上,不久那兒長出了兩棵杉樹,人們說這是杉郎樹妹的化身,把兩棵杉樹叫毛杉樹,小土包也稱毛杉樹。以后每年三月初三,人們都云集毛杉樹,一方面紀念杉郎樹妹,另一方面對歌,游方找到情侶。
布依族三月三地方民俗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較為普遍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節日來源與活動內容,隨居住地區不同有所區別。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一帶布依族將“三月三”又叫“祭地蠶”,俗稱“地蠶會”。傳說古時有一莊稼漢,發現年年春播之后都有許多地蠶將幼苗咬死。經過反復觀察,他認為地蠶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馬”。為避免幼苗遭受蟲害,他用了許多方法祭祀都不靈驗。后來,他在春播時炒包谷花去喂地蠶,結果保住了幼苗。這個消息很快傳到遠近的布依人家。
此后,這一帶的布依族為了保護農作物,爭取獲得豐收,于每年三月初三這天,都用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蠶”,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蠶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讓五谷豐登。祭畢,人們沿田邊土坎邊走邊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
貴州北部壩王河一帶,因氣溫較低,此時楓葉尚小,未能著色,以三月十三日為“楓葉節”。節日這天,人們到山野踏青游春,兒童們摘嫩楓葉做成圓球拋打,婦女們則摘幾匹嫩楓葉插在頭髻上。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吃。青年們到山坡上吹木葉、唱山歌。如遇上稱心如意的對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達旦地對歌。臨別時,主人家用芭蕉葉包著花糯米飯和雞腿肉分送歌手,作為節日的禮物。貴州望漠縣布依族傳說三月初三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驅寒。此日有條狗請客的習俗。
貴州安龍縣部分布依族傳說三月三日是影“山神”的生日。
人們為避免山神放出蝗蟲傷害莊稼,確保農業豐收,舊有掃寨祭山神的習俗。“三月三”這天,人們到村寨山神壇前擺設雄雞、刀頭等供品,還要殺一頭狗,將血灑在紙旗、紙馬和寨子進出要道口的石頭上,然后由“老魔公”及其他人員攜帶淋有狗血的紙旗,紙馬到各家各戶掃除妖魔鬼怪。各家大門口要設置一張長凳,凳上擺一只裝滿清水的“水碗”和一只裝有瓦礫石粒的碗。“老魔公”在大門口咒念“魔經”,打幾個“農陽卦”,再將瓦礫石粒向這家房屋內亂撒,將水碗的水四處亂潑,掀翻大門前的長凳,扣起水碗,意為掃除了魔鬼。最后,給這家插上沾有狗血的紙旗、佳上紙馬,另赴他家去掃。村寨住戶都輪掃完畢,“老魔公”口到神壇,將收掃的妖魔鬼怪集中鎮壓于神靈之前,然后全寨男人于神壇處就地會餐,稱為“陪神吃飯”。
布依族三月三文化價值
歷史價值:布依族的“三月三”是布依族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具有典型的農耕文化色彩。
民俗價值:“三月三”反映了布依族最真實的生活文化狀態,通過傳承和發展布依族的“三月三”,可真實還原布依族人民的文化狀態。
宗教價值:布依族的原始宗教摩文化是“三月三”的重要組成,反映了布依族從自然宗教向人文宗教過渡的演化情況,對研究人類宗教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語言學價值:如果說布依族摩文學和古歌是語言的基礎,那么布依族的山歌就肩負著布依族語言在現代化進程的任務。因為布依族山歌通俗易懂,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豐富和發展布依族語言的詞匯量和語法。
文學價值:“三月三”是布依族最重要的對歌節之一,布依族的民間文學多是以歌的形式表述,不管是古歌還是山歌,甚至兒歌。
社會學價值:布依族“三月三”體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民族與民族的和諧,對當前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具有積極作用。布依族認為樹是靈魂的象征,“三月三”植樹造林可以告慰祖先,同時綠化了家園。
精神文明建設價值:在少數民族民俗的活動中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我們不能忽視民俗活動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
經濟價值:古老的“三月三”融合了現代文明的活動,如經濟活動,“三月三”不但成了文化品牌,也是經濟品牌。在保護好望謨“三月三”的基礎上,可以開發布依族民俗游和“三月三”的相關食品,特別是布依族五色花米飯。
相關閱讀
重陽節是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重陽節會有很多民間活動,那么重陽節是一個什么樣的節日呢?它的發展歷史又是什么呢?接
導語:2016年8月26日是什么節日?8月26日是陽歷年的第238天(閏年是239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27天。那么2016年8月26日還有哪些節日?8月26
中國傳統節日和文化如此多,說個幾天幾夜都不一定能說完,今日我們來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除了眾所皆知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
為了讓大家能夠了解阿爾茨海默癥,以及對這種疾病有更多的重視,而提出設立阿爾茨海默癥日,那么什么是阿爾茨海默癥呢?如何預防呢?接下來
11月21日是世界電視日,也是世界問候日。這個溫馨浪漫的節日,給讓城市中忙碌的人們感受到別人的關懷,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共同建設